https://siwan.nsysu.edu.tw
https://siwan.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服務學習課程「城市文化體驗國小雙語營隊服務」於7/26至7/28期間舉辦世界海洋文化與永續城市精神的線上雙語營隊,吸引30位修課同學與來自四個國家的外籍生合作,帶領高雄在地來自成功、旗山等十一所不同國小,共32位學童一起在暑假用英文認識海洋。

 

因應疫情嚴峻,本次營隊採全線上模式進行,課程要求 同學們分組擔任三種角色,分別為Manager(組長)、Producer(製作人)、Public Relation(公關)。在營隊期間需各司其職,從設計教案、課程進行、前後期宣傳等,全程討論與呈現方式皆以英文為主,中文為輔。修課學生外文系王同學表示,自己原本就很喜歡小朋友,也有許多與小學生互動的經驗,希望結合自己的英文專長帶給國小生不同的體驗。財管系陳同學則說,參與這次課程是很特別的經驗,學到最多的是團隊合作和互相溝通,也增加了製作教材、文案、剪輯上的經驗,還可以順便練習英文,是很充實又特別的體驗。

 

在營隊期間,各組小學生每天早上九點上線,分配至各組進行教學,主題琳瑯滿目,從日本、印尼、越南、印度的海灣文化到高雄港、前鎮漁港,涵蓋了世界與在地。成功國小二年級林同學的家長認為,這次營隊創造了一個雙語環境,讓慢熟的孩子能夠開口說英語,讓爸媽在一旁陪同上課時也能學到許多,非常感謝授課同學的用心。材光系黃同學在修課後表示,原本覺得少了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的線上課程會使得課程辦理成效不佳,但老師的課程規劃中有明確的日程表及清楚的分工,反而讓大家更有效率,透過這種新形式的線上課程及學習,反倒為待在家的學生們提供新的人際互動方式。

 

授課教師趙可卿專任助理教授認為,城市文化體驗國小雙語課程的挑戰在於不能進行實體授課,以及對國小生學習程度掌控的陌生。很高興能看到同學們能發揮自己在自身領域所學的專長,透過三種角色的自由分組讓組員們有各自的定位,能夠達到互補的效果,也希望同學們把這堂課當作合作互助、勇敢開口練習語言的開端,即便在疫情嚴峻的當下只能在空中見面,還是能從中習得有效率的組織技巧,讓服務學習的雙方都有極大收穫。本課程由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服務學習中心與教育部USR「教育知識在地化與實踐場域全球化—由高雄舊港新灣出發」計畫支持,搭配學院的國際沙龍計畫,期盼能透過服務學習,讓大學生透過舉辦營隊,帶領國小生認識身處的高雄與國際港灣,實踐在地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