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iwan.nsysu.edu.tw
https://siwan.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地方的創造與再生

工作與生活間的取捨,是否有過義無反顧的冒險與堅持,只為了找尋心裏最初的感動,與土地建立深刻的連結。11月12日於西灣學院「創業講堂」課程中,邀請彰化鹿港囝仔張敬業執行長進行創業故事分享。「如果回家沒有想要的工作,那就自己打造吧!」張敬業分享返鄉中透過今秋藝術節舉辦,勝豐吧、禾火食堂、參先生工作室等事業體經營,讓為了想在鹿港生活而工作的人有機會與土地發生關係,並重新定義「地方創生——地方的創造與再生」。

「以解決問題」出發設計

學習電機學、藝術管理背景的張敬業,從2012年返鄉鹿港後,從清掃家園開始,讓地方意識到舉辦完2012年國慶煙火後的鹿港,生活環境問題。透過活動舉辦讓不同利害關係人有了連結;空間整理提供夜晚有場域使人交流。勝豐
吧為鹿港第一間提供精釀啤酒的空間;禾火食堂打造成社區的友善食堂;參先生工作室以剩布計畫讓人省思設計與剩布議題;今秋藝術節透過藝術節慶打開地方對於傳統藝術與創新議題想像。這些在地方的實驗,張敬業表示鹿港囝仔「以解決問題」出發設計,在豐厚文化底蘊的鹿港,如何透過議題的引導,讓地方重新思考現代性移轉下的地方生活感建立可能。

創造鹿港願景想像未來式

返鄉八年的鹿港囝仔,團隊從起初的一人到聚集眾多對鹿港有想像的人,這些關係的建立,張敬業提出地方創生樹的概念,地方因有產業而產生不同聚集,不同地方生活者提出地方想像,久之這些既定的觀念因眾人的擾動,成為有機與富有創造力的開始。鹿港囝仔提出「建構價值的社群」,即是創造鹿港願景想像未來式。張敬業表示團隊在地方推行友善環境店家的減塑認證,從一開始的16間店家到現在有100間店家參與,原本只是理念型推廣到後來獲得工研院支持,成為另一種商圈經營策略模式,並建立地方價值認同。這些變化對於鹿港囝仔而言,創業初期只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友善為出發,但後來連結出多層的社會關係與商業模式,提供我們思考「關係與地方性」的重要性。

鹿港未來中心

張敬業表示鹿港囝仔累積過去的經驗,未來打造「鹿港未來中心」,即是透過地方創育生態系的建立,提供青年返鄉的青年培力、創業諮詢、在地連結與數位應用。在地方創生熱議的今日,如果政策與潮流退散過後,地方還能提
供什麼?或許創造一個建立在生活面向而可工作的場域,一個讓人因為熱愛地方留下來的理由,即為鹿港囝仔扎在地方的使命。西灣學院開設「創業講堂」,結合地方創生與與社會創新共學群及品創基地團隊,邀請各界領域專家業者,以理解與探索國內外地方創生、地方感與創業精神的概念與關係。

社會創新研究所

西灣學院於2020成立之社會創新研究所,籌備方向聚焦在培育社會創新與永續經營之領導人材,因此除了知識的傳遞之外,更重視能力之培育。

社會創新研究所 即將開放報名
報名期間為2020/12/1~12/16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