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iwan.nsysu.edu.tw
https://siwan.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服務學習」的意義

本校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陳邦富教授,20多年來創立華遠兒童服務中心,不僅深耕兒少輔導,更投入偏鄉學童輔導教育,獲得2020年星雲教育獎肯定。陳教授多年來不只親力親為,更將幫助孩童課業學習的行動帶入中山大學校園,以服務學習課程出發,課程不再只是課程,成為散播愛與關懷的起點。

陳邦富教授認為,服務學習應該符合美國「國家與社區服務法案」所提出的4個要點:1.學校與社區結合、2.服務與課程結合、3.強調學習的重要、4.培養公民的參與,而服務學習的重點是強調「學習」與「服務」的連結,透過具體的學習目標、具體的服務經驗來達到學習的效果。中山大學以促進學生實踐公民參與為目標,將服務學習列為必修課程,讓每一門服務學習課程都不同意義,落實高等教育機構的育才育人的責任。

 

把愛送得更遠的契機

陳邦富教授分享其推動兒少課輔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兒少課輔實踐及落實,陳教授從20多年前中山大學還沒有服務學習課程時就開始做了,2009年的八八風災開起了接觸偏鄉、原住民兒童的契機。陳教授說道,時任中山大學校長的楊弘敦,提出身處高雄的中山大學應該為八八風災擔起援助角色,邀請其一同到桃源區,舉辦營隊活動,這次的接觸種下了欲將教學資源送到這裡的種子。

爾後,因為風災的緣故,社會及政府資源投入這些偏鄉部落,擔任年度報告評委的陳邦富教授在會後聽聞當地的教師分享,「這些小朋友的國小三年級的作業,我們還可以知道他們寫的對還是不對。小學四年級之後,我們只知道他有沒有寫作業。」偏鄉留不住師資,儘管有硬體設備,仍無法給予學童應有的教育品質,這讓陳教授深感將兒少課輔送到偏鄉勢在必行。但在距離與時間的阻礙下,試過多種方法都失敗了,最後終於發展出遠距視訊教學方式,讓陳教授第二階段的偏鄉學童輔導教育之路就此展開。

 

施比受更有福

投入學童輔導教育的過程中,除了陳教授本身的付出及努力外,背後的大學生、志工們也付出了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陳邦富教授細數這20多年間,參與這項服務的大學生、志工及老師,加起來就有二、三千人。這些大學生或志工在開始服務之前,都會接受完整的教育訓練,包括基本的輔導技巧、倫理,以及不可或缺的同理心訓練。

陳邦富教授更分享了他的觀察,藉由兒少課輔這項服務學習課程,大學生們體會到備課過程的辛勞及必要性,台上1小時的授課,可能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準備,才能有好的教學效果,讓這些大學生們更能同理學校老師們準備課程所花的苦心,對老師的教學抱有感恩之心,上課更能認真學習。在帶領大學生們投入兒少課輔及偏鄉學童輔導教育的路上,陳教授不斷提醒叮嚀的就是「責任感」,輔導陪伴是對孩童們的承諾,不論在時間管理或是情緒管理上都要做好,不遲到、不把情緒帶到課程上,大學生志不僅是在幫助孩童學習,自身也正透過服務學習成長為大人,時間管理、情緒管理等更是人生的必修。

陳邦富教授笑著說,曾經有位來自東台灣的女學生,在參與輔導孩童的服務學習後,連家人都發現他的不同,對家人的關心變多了,對家中的弟弟妹妹也有了更多關愛及喜愛,與家人之間變的更為和樂緊密。這些收穫都遠遠超出學分、必修這些關於服務學習的設定。

 

孩子的改變是堅持的動力

堅持將教育送到偏鄉、耕耘兒少課輔的道路上,看見孩子們的成長是最大的動力。陳邦富教授最初從鼓山國小出發,孩子們升上國中高中後,輔導的需求依然存在,於是輔導的範圍開始橫跨12年的教育階段。「能夠真正幫助孩子們才是重要的重點,所以我很少去跟大家提及成績,很少去做這類事情。」儘管陳邦富老師認為受輔導學童的成績名次並不是他認為的重點,但授課輔孩童的進步、許多孩子最後逆流而上進入頂尖大學殿堂,這些成果並非成為程教授的光環,而是能抵擋旁人酸言酸語的定心丸。

「我告訴這些提供視訊教學的大學生,針對孩子們的問題一定要很有耐心,絕對不要不小心露出不耐煩,一個皺眉、一個眼神,都可能讓鼓起勇氣發問的孩子退縮,甚至不敢再做其他提問,他們就可能失去機會了。」陳教授為這些孩子送來的不僅僅只是教育資源,更是邁向更好將來的機會。藉由課輔學習,孩子會發現自己原來能從35分進步到85分,自己也是有機會能力變得更好,多一點的鼓勵就能給予他們多一點的信心,就可能大大改變他們的未來。持續為孩子帶來機會是陳教授持續耕耘的動力來源。

 

擁抱更豐富的大學生活

20年來,陳邦富教授推動兒少課輔及偏鄉學童輔導教育不遺餘力,維持其熱忱熱情的動力來源除了天主信仰外,還有藉由服務學習變得成熟的大學生們,及受到輔導而更熱愛學習的孩童們。「服務學習能與社區結合就是為了培育人才。」在陳教授的服務學習課上更能體現。

在大學執教多年,陳教授發現臺灣的大學生們,四年的大學光陰除了學習及體驗生活外,需要更多活動豐富大學生活,增添精彩故事。或許服務學習是一個好的選擇,在最活耀青春的歲月裡,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 story,一個大學生涯中精彩的故事。

最後陳教授以哈佛大學徵試學生的題目說到,一題「說說你能讓人感動的故事」,如何讓生命的經歷不只呈現在紙本的履歷上,能表達生命過程帶來的成長及感動,使之躍然紙上,是陳邦富教授對於學生們修習服務學習課程的期待。也願「服務學習」在中山大學可以發展的越來越好,讓中山學子對社會的貢獻有目共睹。

 

《陳邦富教授簡介》

榮獲第八屆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獎,現職為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長年投入通識教育深耕服務學習課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