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iwan.nsysu.edu.tw
https://siwan.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跨域多元創新受肯定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獲頒「典範通識學校獎」

國立中山大學因有效提昇跨領域學習和多元性課程,積極以「探索、實踐、跨域」理念,推動大學的跨領域教育,榮獲成立26年的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頒發全國唯一「典範通識學校獎」,由西灣學院院長蔡敦浩代表受獎。通識教育學會理事長莊榮輝盛讚中山「山海胸襟無邊、西灣薈萃博雅」,為跨域創新標竿學校。

初審及決審遴選機制,去年五月起接受初審及決審遴選,由通識教育學會理監事會推薦,全國參選學校評選出「典範通識學校獎」一校,即由本校獲獎,另由通識教育學會會員推薦,「典範通識教師獎」由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劉柏宏特聘教授獲獎。1/31日由國立臺灣大學系統、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以及台灣高等教育專業發展網絡(TPOD)共同合辦,在國立臺灣大學綜合教學館臺大講堂舉行「全國椰林講堂暨通識教育學會25週年慶祝活動」,由中山大學西灣學院院長蔡敦浩接受獲獎。

 

本校推動通識教育23年,於108年2月1日由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與通識教育中心轉型升級成立西灣學院,期望培養各種專業領域學生,具有多方位思惟。利用系統化的基礎學習課程規劃、融合通識教育中的博雅涵養與基礎教育,推出第一屆「台灣文化週」課程活動,合併課程教育與展演,有台灣文化的基本傳統基底,學生共同辦桌流水席,深入接觸總舖師文化、探討電子花車的發展史與創新改革方法,並以創新的女性八家將藝陣表演,顯示出文化多元及流變性,109年預計推出台灣原住民相關文化活動。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與翻轉,回應全球及己身台灣在地面對環境的複雜性議題,已並非倚靠單一領域或科系即可解決。西灣學院人科學程以「議題式工作坊」,將學習基地由學校轉移至鰲鼓溼地、金瓜石、高雄旗鼓鹽、台北、以及七星潭等,各系所師生共同走訪台灣城鄉,議題討論多元涵蓋了永續海洋生態、地景敍事、智慧城市、及食魚教育,透過密集的討論與互動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推出出走西灣系列工作坊課程活動

 

西灣學院也首次舉辦「大學之道生活營」迎接108級大學新生,召集六學院12位熱血導師、和12位熱心學長姐成為隊輔,引領著遴選參加的120位大一新生,在於入學前進行兩天一夜的自我探索之旅;藉由導師與學長姊互動,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知心夥伴,也能認識中山大學的「真」、「善」、「美」特質,期許大學新鮮人能更認識自我並積極展望世界。日後藉由「宿舍共學跨域工作坊」,在宿舍區以律動課程與「學長姐帶路系列講座」,藉由詼諧輕鬆的形式進行哲思分享活動,讓文學生活化、生活文學化,培養學生跨領域學習的能力與涵養。

 

在學術發展推動中,西灣學院獲核執行了各式教育部計畫。108年西灣學院總共辦理了27件計畫,佔了全校總通過件數約22%。西灣學院積極與高教深耕計畫結合,爭取校外資源後致力投注於教學現場,希望透過善用整體教學資源,支持教師研究與課程發展,落實教學現場的改變,讓中山師生跨域共學的火花能夠不斷蓬勃發展、激盪、傳遞。

 

本文也由中山大學公事組編修至中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