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作為一種方位的指稱,其投射著特殊的地理環境、鄉愁或異國想像、邊緣或異質的文化位置與形象,其意義在台灣多重而複雜的歷史與脫殖歷程亦不停轉變。南方的顯像是炙熱島嶼或者富饒平原?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South Plus: 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之首部曲《南方作為相遇之所》是此面向「南方」的探勘。主要透過高雄市立美術館館藏1930年代至1960年代之作品,以及相關文獻、檔案,探討南方概念之形塑和可能性,南方是作為一種差異特質與匯聚,試圖導引出一個更具開放性與對話性的歷史意識與研究框架。此展覽特別以1950年代以來台灣南部地區所盛行的畫會交陪情境,現代藝術與歐洲前衛之在地化對話、重新演繹的過程,透過系譜式觀看、時間軸的觀念、劇場性的沙龍氛圍,牽起張啟華、劉啟祥、莊世和等南部知名藝術家與寫生有關的典藏作品,以此探討現代藝術到達南方的會面,時代性下藝術家、群體的交往動態,並形成與當代性、生活性對話的美學場域。
本微學分課程第一週(3/22)在校內講授台灣美術史,賦能學生熟悉過去藝術在台灣的演變與文化脈絡,第二週(3/29)則是帶領學生一同參與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作為相遇之所」。藉由高美館專業講師的介紹與解析,以「南方」的文史視角帶入高雄,了解我們所在之地「高雄」背後的社會結構與脈絡。而教師也將會以設計思考的角度帶領學生審視世界藝術的多元史觀與當今的社會議題,而課程的實作方面,則是期望學生規劃出一套欣賞高美館典藏品的導覽路線以及手冊。透過此企劃的參與,使學生了解美術館之運作形態,學習呈現展品的敘事邏輯,並培養美感與藝術品味。
雙周工作坊規劃
3/22 (一) 9:00-12:00 (3小時)
國立中山大學 綜合大樓GE2006 |
3/29 (一) 9:15: 10:30 (約1小時15分)
高雄市立美術館 |
圖解台灣美術史 | 移地參訪「南方作為相遇之所」展覽 |
以上內容節錄自 高雄市立美術館 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網頁
工作坊資訊
時間:
3/22(一 ) 9:00-12:00
3/29 (一) 9:15-10:30
地點:
國立中山大學 綜合大樓
GE2006 (3/22) 高雄市立美術館(3/29)
活動聯絡人:
若有相關問題,請洽助教許育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