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h-Chian HUNG
Shih-Chian HUNG
Chair of Institute of Social Innovation
Professor,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政治哲學、當代法國哲學、德希達、全球化研究、馬克思主義
07-525-2000 #3226
hungschian@mail.nsysu.edu.tw
學歷
2001-2003:法國巴黎第十大學哲學深入研究文憑
2003-2009: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博士
經歷
2020.08-迄今:中山大學哲學所教授
2016.02-2020.07:中山大學哲學所副教授
2010.08-2016.01:中山大學哲學所助理教授
2009.08-2010.07:中山大學政治所博士後研究員
學位論文
2009
2003
期刊論文
1. 洪世謙、李至昱、蔡敦浩,2021
2. 洪世謙,2019
3. 洪世謙,2018
4. 洪世謙、李慶芳,2018
5. 洪世謙,2017
6. 洪世謙,2017
7. 洪世謙,2016
8. 洪世謙,2016
9. 洪世謙,2015
10. HUNG Shih-Chian, 2014
11. 洪世謙,2014
12. 洪世謙,2013
專書論文
1. 洪世謙,2020
2. 洪世謙,2019
3. 洪世謙,2014
4. 洪世謙,2013,〈缺席的他者與無主體性的主體〉,收錄於中研院歐美所《理論的饗宴》,台北:碩亞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頁
5. 洪世謙,2012,〈流動變異的生成域外-反思多重疆界〉,收錄於《 海洋歷史文化與邊界政治》 論文集, 高雄:中山大學人社中心,2012,頁
6. 洪世謙,2011,〈破碎的地圖與好客的城市〉,收錄於《城市與海洋》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人社中心,2011,頁
研討會論文
1. 洪世謙,2021/07/03,〈從教室到社區-社會實踐「場域」的多重層理〉,社會實踐與社會正義工作坊,台北:科技部。
2. 洪世謙,2021/01/08-09,〈「空主體」作為行動主體的可能性〉,當佛教遇到歐陸哲學工作坊,高雄:中山大學。
3. 洪世謙,2020/12/20,〈以勞動展開的實作感與生存論〉,2020
4. 洪世謙、李至昱,2020/11/27,〈以開創學習及實作教育進入地方創生〉,社會實踐與價值創造工作坊,高雄:中山大學。
5. 洪世謙,2020/06/03-04,〈數位勞動:非物質勞動還是數位無產階級?〉,「AI
6. 洪世謙、李至昱,2019/09/05-06,〈重探勞動價值對開創教育的啟示:以前草百工故事為例〉,「2019
7. 洪世謙,2018/10/27-28,〈倫理主體的兩難:走向他者還是主體型塑?〉,「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
8. 洪世謙,2018/10/22,〈例外之人作為公民〉,「關鍵突破研究計畫--公民哲學」工作坊,台北:中央研究院。
9. 洪世謙,2018/09/22-23,〈債務:經濟主體面對新的合理暴力〉,「第三屆兩岸社會批判論壇」,南京:南京大學。
10. 洪世謙,2018/09/14-15,〈債務主體的政治行動能否可能?〉,「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十周年慶」,高雄:中山大學。
11. 洪世謙,2018/04/24,〈《千重台》中的馬克思側影〉,當代思想與創造會議-德勒茲與《高千原》作為個案,台北:台北藝術大學。
12. 洪世謙,2018/03/10-11,〈全球移動下的新治理技術〉,「新世紀的政治思維與理論」,新竹:清華大學。
13. 洪世謙,2017/12/01,〈多重疆界與無主體的公民主體〉,「文化跨界中的人文研究」學術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
14. 洪世謙,2017/11/18-19,〈除魅還是虛無?數位年代下的公共言說〉,2017
15. 洪世謙,2017/04/29,〈以人民之名:集體政治行動中的主體與餘數〉,巴迪悟專題,台北:交通大學台北分部。
16. 洪世謙,2017/03/02-04,〈未到來還是溢出:兩種對無主體的理解〉,戰後法國的現象學與反現象學思潮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17. 洪世謙,2016/12/01-03,〈數位年代中對物的重新追問〉,2016
18. 洪世謙,2016/11/05-06,〈物質
19. 洪世謙,2016/10/28,〈物的雙重性:從鹽埕庶民生活談起〉,哲學的創業歷險工作坊,高雄:塩旅社。
20. 洪世謙,2016/06/18-19,〈無主體〉,臺灣理論關鍵詞
21. 洪世謙,2015/11/20,〈佔領為空:關於空場的思考〉,第二屆兩岸社會批判理論論壇,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22. 洪世謙,2015/10/07,〈網路流動空間中的安全佈署〉,台灣哲學學會
23. 洪世謙,2015/10/02,〈「我們是誰,誰是我們」的側寫〉,張鼎國教授逝世五周年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24. 洪世謙,2015/04/18,〈318
25. 洪世謙 ,2014/12/12,〈不可能的可能性:悖論的政治實踐〉,德希達逝世
26. Hung Shih-Chian, 2014/09/27. Une politique de l'amitie — est-elle possibl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errida , Shanghai, China.
27. 洪世謙,2014/04/26-27,〈阿圖塞行動主體哲學的啟示與難題〉,第一屆兩岸社會理論批判論壇,南京,南京大學
28. 洪世謙,2013/11/30-12/01,〈疆界民主化-解構哲學式的思考〉,台灣政治學年會,高雄,中山大學
29. 洪世謙,2013/11/21-22,〈不可思之物:網路科技的衝擊與重探〉,觀
30. 洪世謙,2013/11/14-15,〈民主:未完成的開放場域〉,民主與國族主義:現代性的規範涵蘊研討會,台北,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31. 洪世謙,2013/10/12-13,〈去歷史還是元書寫-網路世界的雙重面向〉,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
32. Hung Shih-Chian, 2013/08/03-08/10. Les dimensions pratiques de la deconstruction, 23rd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Athens, Greece.
33. 洪世謙,2013/06/10-11,〈現實烏托邦-盧梭社會契約論的實踐意涵〉,紀念盧梭誕生
34. 洪世謙,2013/06/07,〈生態倫理學:差異、共生、綿延的海洋觀點〉,海洋歷史與文化討論會,高雄:中山大學
35. HUNG Shih-Chian, 2013-05/31-06/02. An Ethical Ecological View Evoked from the Duration and Emancipation of Life: Gilles Deleuze’s Case,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Deleuze Studies in Asia Conference, Taipei, Taiwan.
36. 洪世謙,2012
37. 洪世謙,2012
38. 洪世謙,2012
39. 洪世謙,2012
40. 洪世謙,2012
41. 洪世謙,2012
42. 洪世謙,2011
43. 洪世謙,2010
44. 洪世謙,2010
45. 洪世謙,2010
46. 洪世謙,2010
47. 洪世謙,2010
48. 洪世謙,2010
49. 洪世謙,2009
50. 洪世謙,2007
51. 洪世謙,2005
專書 (校譯、導讀及編審)
1. J.Rancière
2. Borradori
3. Karl Marx
4. La Boétie
5. 黃涵榆著,《跨界思考》,導讀,2017/08,南方家園出版社。
6. Blaise Bachofen
7. Baron d'Holbach,《建全的思想》,導讀,2019.09,五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