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政寬
江政寬
副教授
歐美史學理論、海洋文化、中國思想文化史、歷史敘事學
07-5252000 #5873
jkjiang@faculty.nsysu.edu.tw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2008.01
經歷
玄奘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講師(1999.08-2005.07)
玄奘大學歷史系專任講師(2005.08-2007.07)
英國劍橋大學Wolfson學院訪問學人(2004)
台灣敘事學學會秘書長 (2004~2008)、理事 (2016~)
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約聘助理教授 (2008/08 ~ 2010/07)
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2010/08 ~ 2018/07)
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兼人文社會組組長 (2018/08 ~ 2019/01)
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兼博雅教育中心主任(2019/02~2019/07)
美國Vanderbilt大學訪問學者(2019/08~2020/07)
榮譽
全國大專優秀青年獎(1991.03)
國立中山大學教學優良課程: 99-1至107-1,共計41門
國立中山大學「新進教師獎勵」 (99學年度)
國立中山大學103、 104學年度通識教育中心教學績優教師(院級)
國立中山大學102、105、106、107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校級)
開授課程
古今文明史、中華文明發展史、臺灣史、文化社會學、海洋文化、海洋與社會、史學導論、臺灣社會與文化、科技發展與人類文明、服務學習(三):史蹟導覽、臺灣文化史
研究計畫
「教案製作:古今文明史」,國立中山大學卓越教學計畫,執行日期:2008/09/01~ 2009/08/31。已結案。
〈「海洋歷史與海洋文化」,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海洋文化專題研究計畫,執行日期:2008/09/01~ 2009/08/31。已結案。
〈歷史與敘事:以微觀史學為考察中心〉,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NSC98-2410-H-110-070,執行日期:98/06/01~ 99/05/31。
「媽祖傳說的歷史考察」,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個別研究計畫,執行日期:2010/11/01~ 2011/04/30。已結案。
「論西方社會史研究的興衰」,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個別研究計畫,執行日期:2011/11/01~ 2012/04/30。已結案。
產學計畫
「國民記憶庫:臺灣故事島」之港都歲月與風情,中國電視公司產學計畫,執行日期:2014/09/01~ 2014/12/31。已結案。
教學計畫
「高雄舊港敘事計畫:以『城市遊戲、設計思考、開創實作』敘說在地的故事」,教育部專業知能融入敘事力之新創群組課程計畫,執行日期:2017/08/01~ 2019/01/31。已結案。
「海洋文化教學計畫」,國立中山大學107年度高教深耕創新課程實施計畫,執行日期:2018/08/01~ 2019/01/31。已結案。
「臺灣文化史教學計畫」,國立中山大學107年度高教深耕創新課程實施計畫,執行日期:2019/02/01~ 2019/07/31。已結案。
代表著作
A.學位論文
碩士論文
陳弱水教授指導,〈皮日休的生平與思想──兼論其在唐宋之際思想變遷中的角色〉,民雄: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博士論文
林正珍教授、翁嘉聲教授指導,〈英國史家蓋瑞斯‧史泰德曼‧瓊斯史學思想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1月。
B.會議論文
〈臺灣歷史中的反抗精神:一個意識層面的初步考察〉,夏潮文教基金會主辦,澳門:「『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學術研討會,1999年5月29-30日。
〈歷史、虛構與敘事論述:論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中國時報主辦,臺北:黃仁宇學術研討會,2001年1月6日。
(合著)〈歷史與傳說:鄭和船隊到過臺灣?〉,國立成功大學主辦,臺南:鄭和下西洋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11月16-17日。
〈對於通識歷史課程的幾點反省與檢討〉,玄奘大學主辦,新竹:第一屆「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2004年5月21日。
〈語言、階級與政治:Gareth Stedman Jones與英國社會史研究的語言學轉向〉,臺灣敘事學學會主辦,臺中:「文本的世界:敘事如何形成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10月09-10日,頁33-53。
〈敘事史學的再思考〉,臺灣敘事學學會、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主辦,臺中:「說故事:敘事者、序列、場域」國際研討會,2006年10月27-28日,頁51-66。
〈小就是美?小歷史的若干考察〉,臺灣敘事學學會、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成功大學中文系主辦,臺中:「敘述過去的聲音:民間文學、口述歷史、田野調查」國際研討會,2008年10月4-5日,頁215-224。
〈從「庇民」到「護國」:論國家對媽祖信仰的政治挪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主辦,高雄:「2011海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10月27、28日。
〈歷史記憶與社區參與:以國立中山大學服務學習課程「史蹟導覽」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高雄:2016年「公民素養暨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2016年6月24日。
〈從共同科到通識課:通識歷史課程的發展與挑戰〉,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高雄:2017年「通識教育理念與實務學術研討會」,2017年6月16 日。
〈大學歷史課程的發展與挑戰〉,大葉大學、國立政治大學、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主辦,「大學巨變中通識教育的危機與轉機研討會:21世紀大學理念與通識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十六屆全國通識教育教師研習會」,2018年10月03日。
C.一般論文與專書論文
〈權充導讀〉,輯入Keith Jenkins著,《後現代歷史學》(On “ What is History?”: From Carr and Elton to Rorty and White),臺北:麥田,2000,頁1-12。
〈譯序〉,輯入Natalie Zemon Davies著,《馬丹‧蓋赫返鄉記》(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臺北:聯經,2000,頁i-xix。
〈臺灣歷史中的反抗精神〉,《玄奘學報》,第4期,2001年10月,頁257-293。
〈歷史、虛構與敘事論述〉,輯入《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2001年11月,頁207-235。
(合著)〈歷史與傳說:鄭和船隊到過臺灣?〉,輯入《鄭和下西洋國際學術研討論文集》,臺北:稻鄉,2003,頁131-161。
〈語言、階級與政治:Gareth Stedman Jones與英國社會史研究的語言學轉向〉,《人文學報》,30期,2006年08月,頁103-136。
〈卡耳在臺灣〉,輯入E. H. Carr著,《何謂歷史?》(What is History?),臺北:博雅書屋,2009,頁5-13。
〈歷史與敘事:中西比較〉,《社會/文化史》,創刊號,2009,頁111-135。
〈徐福東渡:歷史傳說的探討〉,輯入劉石吉、王儀君、林慶勳主編,《海洋歷史與海洋文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0,頁43-70。
〈從「庇民」到「護國」:論國家對媽祖信仰的政治挪用〉,輯入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主編,《2011海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海洋科技大學,2012,頁15-30。
〈讓歷史幽靈安息吧:論《月光三部曲》〉,輯入張嘉驊,《回家之路1947》,臺北:四也出版公司,2014,頁8-15。
〈洞見與不見:論小歷史的方法與敘事〉,《人文學報》,40期,2016,頁47-65。
〈歷史記憶與社區參與:以國立中山大學服務學習課程「史蹟導覽」為例〉,《通識學刊》,5卷1期,2017,頁47-65。
D.專著
(合著)《世界文化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初版、2009二版。
《皮日休的生平與思想──兼論其在唐宋之際思想變遷中的角色》,收入林慶彰教授主編叢書「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海洋人物的歷史、傳說與形象變遷》,高雄:麗文出版社,2018。
E.書評
評Keith Jenkins著,On ” What is History?”: From Carr and Elton to Rorty and White,《新史學》,9卷4期,1999年3月。
評黃仁宇著,《黃河青山》,《明日報‧書評》,2000年2月。
評Felipe Fernández-Armesto著,《真實、真相、真理──人類文化探索之旅》,《中國時報‧開卷》,2001年10月7日。
評Carl E. Schorske著,《世紀末的維也納》,《聯合報‧書評花園》,2003年1月12日。
F.譯作
一、論文
余英時著,〈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位史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Neither Renaissance Nor Enlightenment: A Historian’s Reflections on the MayFourth Movement),輯入《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臺北:聯經,1999,頁1-31。
Gary Wickham著,〈歷史學對社會學的流通性〉,S. Kendrick, P. Straw, D.McCrone編,《解釋過去/了解現在:歷史社會學》(Interpreting the Past/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臺北:麥田,1997,頁63-9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頁45-69。
S. B. Hettiaratchi著,〈斯里蘭卡的鄭和研究〉,輯入陳信雄、陳玉女編,《鄭和下西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稻鄉,2003,頁115-129。
二、校譯
Stephen Averill著,〈中國與「非西方」世界的歷史研究之若干新趨勢〉,《新史學》,11卷3期,2000年9月,頁157-194。
三、專書
Peter Burke著,《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 1929-89》(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 The Annales School 1929-89),臺北:麥田,1997。
Keith Jenkins著,《後現代歷史學》(On “ What is History?”: From Carr andElton to Rorty and White),臺北:麥田,2000;《論“歷史是什麼” ──從卡爾和艾爾頓到羅蒂和懷特》,北京:商務,2007。
Natalie Zemon Davies著,《馬丹‧蓋赫返鄉記》(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臺北:聯經,2000。
Lynn Hunt編,《新文化史》(The New Cultural History),臺北:麥田,2002。
Peter Burke著,《歷史學與社會理論》(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臺北:麥田,2002。
蔡石山著,《永樂皇帝》(Perpetual Happiness: The Ming Emperor Yongle),臺北:聯經,2008。
E. H. Carr著,《何謂歷史?》(What is History?)(40週年版),臺北:博雅書屋,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