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個案教學 陳時奮:刺激思考是關鍵

西灣學院

本校西灣學院(以下簡稱本院)邀請美國西華盛頓大學講座教授陳時奮舉辦「個案教學培訓研討」工作坊,向教師與有教學經驗者分享傳統教學與個案式教學的異同,並實際使用個案教學法與參與者們進行討論。 陳時奮認為,個案教學中的經驗學習是有力量的,餵湯匙式的教學(或填鴨式教學)並不能刺激學生進行思考,個案教學所傳授的知識會比起傳統式教學來的更容易理解、接受、記憶及應用。

陳時奮首先比較傳統教學法及個案教學法之間的差異,並羅列出兩者相反的特性。傳統教學傾向直接給答案,個案教學卻不會將問題定義得非常清晰,希望學生透過討論及思考找到答案;其次,傳統教學的架構僵化、固定,個案教學卻可以跟隨著情境變化;再者傳統式教學是單向的傳授,個案教學則正好相反;最後,傳統教學比較適合硬科學,如數學、物理等的傳授,而個案教學較適合管理或法律等類的軟科學吸收。他提到,個案教學在透過個案學習規則之後,會使理論及實務沒有間隔,學生就能夠自己變化,將規則應用在其他的個案身上,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應用理論及規則的同時保持彈性,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的理論與規則。

陳時奮以可口可樂型自動販賣機的例子來作為個案教學計畫與劇本的示範教學。他先請在場的與會者們進行投票,計算兩方對於自動販賣機的好惡之後,開始詢問、統計兩方陣營選擇立場緣由。陳時奮在講解完議題的最後透露為何他選擇以投票作為議題討論的開場,他表示,這是自己刻意地設計,在課堂開始進行投票的好處是,可以讓課堂一開始就不冷場,同時每個人舉手都有自己的理由,讓互動的品質跟過程十分順利。他同時也提醒在場的學員,在進行討論時可以讓少數的那方先講解自己的立場及理由,避免少數人的聲音被輕易壓過。

陳時奮以邊境牧羊犬及德國牧羊犬鮮明地點出兩種教學法的老師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前者是進行個案教學的老師,帶領學生進行討論,而課堂中的學生是一群尋找共識的、在不清楚的定義中尋找答案的人;後者則是進行傳統教學的教師,而課堂中的學生是知識的單純接受者,盲目地記憶著完整定義裡的問題答案。他最後也簡單破除了一些大眾的誤解,例如「不是所有老師都適合個案教學?」他表示,每個老師其實都可以成為好的帶領者、好的邊境牧羊犬,用正確的方式牧養自己的羊群。

【中山公共事務組、西灣學院編修】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