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多元價值對話 同志家長育兒之路講座好評

博雅教育中心

由博雅教育中心唐文慧教授開設的「性別與社會」課程,本學期邀請到國立屏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輔導教師王振圍老師蒞校進行專題演講:「男同志家長伴女成長之路——性教育親職實踐」。王振圍老師不僅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在專業知識上有豐富的學養,更有許多實務經歷。而演講中,對於同志家長育兒之路,老師從自身經驗出發,分享在台灣和伴侶養育女孩肉肉的經歷,以及在此過程中面對的社會挑戰與反思。

王振圍老師與伴侶「喵喵」共同收養了小女孩「肉肉」,成為全台第一對同性雙親收養家庭。在此議題上,有許多我們可以先行了解的概念。老師先是說明:「收養制度是為了讓沒有家的孩子找到家,而不是為了沒有孩子的家庭找到孩子。」在台灣,在三歲前還沒有找到家庭的孩子,收養機會將變得很低。而這多半是由於,大眾普遍認為孩子從小養起更容易親近。此外,老師分享:「責備出養人不負責任並不是好事,因為這相當於是責罵孩子的生母。」事實上,出養人往往有不得已的理由,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照顧,因而忍痛出養。



分享養育經驗與性別印象

而在此之中,王老師與伴侶本身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呢?首先,王老師分享收養肉肉時所遇之「大哉問」。「當初為什麼選擇女孩呢?」我們考慮的結果,認為若只願意認養男孩或女孩,那就只有一半的成功機會。因此,其實並沒有一定要選擇哪個性別,反而是擔心失去另一半機會。他們甚至曾希望能領養兩個孩子,但未能成功。其次,在收養過程中,曾有人質疑:「身為男性,是否知道如何養女兒?」老師的回答是:「就算是養男孩,其實也不會知道。」畢竟無論孩子性別,自己都是第一次當爸爸,皆必須努力學習親職知識與技巧。

再者,王老師進一步分享了養育肉肉的經驗。當他們帶肉肉出門時,路人經常問:「媽媽呢?」可見社會大眾仍期待照顧小孩應該是「媽媽」。男性也常被放大檢視:「是否具有撫養小孩長大的能力?」這反映了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



同學對收出養的好奇也是社會常有的疑問

演講後半部分,同學們紛紛提出問題。像是:「如果肉肉長大後想要尋找出養家庭,會不會感到不平衡呢?畢竟是自己養大的。」王老師認為,孩子會好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因此機構(安排收、出養的相關單位)會作為橋樑來協助雙方的「尋親」活動。其實孩子們都很愛收養家庭,並不會擔心讓肉肉與出養家庭見面。老師更進一步說明,他與伴侶原先期望每半年讓肉肉和出養家庭見面。然而,出養家庭因擔心見面會捨不得、後悔出養,故做出在肉肉18歲前都不見面的決定。

另外有同學提問:「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或相關壓力,講者會怎麼做?」王老師分享了以繪本《不一樣的爸爸》和肉肉溝通的經驗。肉肉藉此了解到,世界的真實樣貌,也包含多元家庭形態。因此,肉肉會說:「其實有人也是一個爸爸、一個爹地。」肉肉覺得只要有人也跟她一樣就夠了,不必是多數。並且進一步認為:「是別人跟我不一樣,不是我跟別人不一樣。」



親職分工與性教育

針對同志親職,王老師認為同志家庭較不會有傳統性別觀念。其中,男同志家長的分工會較明確,各自做自己喜歡的家務。例如他喜歡洗碗和打掃,伴侶喜歡煮飯和修理。此外,王老師也發現,女同志家庭好像較會一起分擔相同的家務,例如一起煮飯、一起打掃。

而關於與肉肉的「性教育」方面,王老師秉持坦然的態度,認為可以從生理器官開始教起,因為家裡並沒有「性恐慌」。例如肉肉會很好奇,為什麼只有爸爸們才有陰莖⋯⋯等疑問,他們就會好好地解釋。



更多的理解,更多元的價值

這場演講不僅揭示了同志家庭在收養和養育過程中面臨的實際挑戰,也讓大家看到了在多元社會背景下,如何以開放的心態和科學的教育方法來應對親職教育問題。透過王老師的親身經歷和深刻見解,學生們學到了如何超越傳統性別角色的限制,並理解多元家庭結構的價值和意義。

此外,這次講座還激發了學生們對性別平等和社會正義的思考,促使他們更勇於探索和理解不同的社會現象。王老師的分享不僅是個人經驗的傳遞,更是對多元家庭和性別教育議題的深刻反思,這對學生們未來在生活和職業中如何處理類似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對同志收養與親職教養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


【博雅教育中心提供,西灣學院編修】西灣電子報 Vol.3
View:

西灣亮點底部電子報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