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宇宙誕生到當代藝術 微學分工作坊跨域談「時間」

本校西灣學院(以下簡稱本院)基礎教育中心主辦的「西灣我課」募課平台成功開設「從科學裡找時間,從時間裡論藝術」微學分工作坊,邀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林玉詩及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宏星,分別透過自身在地球化學與藝術哲學的專業,引領參與者以不同學科的視角理解「時間」的概念。工作坊集結來自不同背景的參與者,如企業管理、物理、外文等系所的學生,一同探究在地球科學、物理、藝術、哲學等領域中,萬年不朽的思辨議題──時間。

講座從公元前4世紀開始談起,林玉詩提及亞里斯多德在《氣象學》中對自然現象的哲學思考,隨後跨越千年來到17世紀,一窺當時宗教界推測創世紀時間的方法。而隨著近代電學、磁學、放射性元素等技術的應用,科學家認為時間應該能回溯至更早之前,也逐步利用放射性元素推論地球的形成年齡。至於在20世紀初提出的赫伯定律中,科學家綜合千年以來的科學研究,運用天體運行的特性更加宏觀地推估:宇宙的形成時間為137億年前。林玉詩將部分地質學家及藝術家的作品交錯其中,並逐步疊加地質學與地球化學的背景知識,引導參與者看見近代絕對計時方法建立的歷程。而提到梵谷的著名作品〈星夜〉,林玉詩感性表示,不論是仰望星空,或是欣賞畫作,我們可以想像,這不只是一個浪漫的場景,「其實這些星星真的訴說了關於宇宙起點的故事。」

陳宏星延續了「時間之計」的主題,首先探討了時間感的主觀性及其與世界的關係。隨後也引導參與者思考藝術的本質,以及藝術是否可以被定義為「人類創意的展現」、「美的表現」和「人造物」等面向。講座的另一部分,他回顧了西方藝術概念的演變,指出早期西方並沒有藝術概念,最接近的詞是「技術」(technique),泛指技術生產和理性指導下的活動。當時藝術被分為「人文博雅」(artes)和「機械藝術」(mechanical arts),而中世紀的藝術主要是指圖像製作者 (ymagier)和聖像(icon)。藉由西方藝術概念的演變,陳宏星和參與者討論了藝術的起源以及這些藝術作品是否具有功能。講座不僅加深了參與者們對時間感、概念和藝術的理解,也延續了時間與藝術的連結,讓與會人員們在不同的時間點上討論藝術,並一同進行腦力激盪。

兩場講座結束後,募課發起學生、海科系113級翁宜均與陳宏星帶領與會者進行分組,以「世界咖啡館」討論方法輕鬆暢談「生命最早的記憶」、「感受美的瞬間」、「講座中的新觀點」以及「藝術品存在的意義」等問題,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和在講座中所學到的知識,共同對講座中的觀點提出交流。


【基礎教育中心提供,中山公共事務組、西灣學院編修】西灣電子報 Vol.4
View:

西灣亮點底部電子報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