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跨域微學分工作坊|族服的傳承與學習:穿在身上的工藝和身分記憶

大家以前念課本時,都有看過穿著原住民族傳統服飾的16族示意圖對嗎?
不過原住民族的服飾,不只有依照族群去分,在不同的部落、年代,會出現不一樣的工藝,例如在用玻璃珠做「綴珠繡」以前,部落可能更流行用彩色的線來做線繡。因為彩色的線更好取得。

現代賣場有分童裝和男女裝,那在傳統社會也是,我們在不同的年齡、性別、場合,也都穿著不一樣的衣服。

回過頭來,既然我們知道原住民族服飾,不僅只是示意圖上那樣,那我們身邊的原住民族同學,在讀大學的這段時間,在部落裡是穿什麼樣的服裝,成年的大家跟過去又有哪些衣著是不一樣的?在排灣族的文化中,媽媽還會為成年的未婚女兒,準備專屬於她的「飾品」。這個「飾品」是什麼呢?有哪些規範呢?歡迎大家來課堂上聆聽答案。

 

☆活動時間:2024.9.20 12:30-17:30 

☆活動地點:屏東縣內埔鄉水門聚落

☆本課程預計當天下午12:30從本校逸仙館發車前往水門,行程表將另外發給修課學生。

☆注意事項:

1、本課程以排灣族、魯凱族學生優先。

2、報名人數超過時,將以原住民族學生、「原民文化探索及永續發展學程」、「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相關課程學生優先。

3、本課程錄取學生將以信件通知,請留意。

 

-----------

※本課程歡迎學士班及碩士班學生參加,有關微學分採計可參考教務處相關規定 http://ctdr.nsysu.edu.tw/microCredit/index.html

※本課程微學分採計方式:全程參與活動,始可採計微學分(可計0.2學分)

 

線上報名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