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與資訊生活」工作坊 從生活實作中親近AI
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浪潮下,如何將AI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成為當前重要課題。西灣學院基礎教育中心於5月17日舉辦「人工智慧與資訊生活」工作坊,透過淺顯易懂的引導與實作活動,帶領學生認識人工智慧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方式,從影像辨識、語音生成到模型訓練,讓學生在互動中親身體驗AI的魅力。
工作坊邀請程式老爹創辦人徐煊博擔任講師,由介紹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人工智慧應用開場,幫助學生快速理解AI的實際用途與運作模式。講師以GOOGLE相簿為例,說明AI如何自動判讀影像內容,進而導入有趣的「不插電活動-動物ABC」;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們化身為「人工智慧」,根據投影幕上的動物影像,以紙筆寫下牠們的特徵資料,模擬影像辨識的過程。經過多輪嘗試與「模型雕塑」的過程,學生的辨識準確度明顯提升,從中也更深入了解影像辨識技術的背後邏輯。
隨後,講師帶領學生回顧人工智慧發展歷史中「讓電腦像人一樣思考」的過程,並以生動的方式講解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與強化式學習等三種主要學習方式的差異與應用情境;課程進一步介紹Teachable Machine這個由Google開發的模型訓練工具,學生們透過簡單操作,即可自訂輸入資料、訓練模型,並結合Stretch3進行實際互動操作,加深對機器學習的理解。
下午的課程聚焦在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講師釋出多張圖片,邀請學生分辨哪些是AI生成的,並說明生成圖片時如何下指令、調整參數等基本邏輯;學生們也透過AI工具實際操作圖片生成,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在語音生成部分,講師介紹了多款語音合成工具,學生不僅學習各種語音生成技術,更能親自體驗如何將文字轉為語音。
整場活動內容豐富、操作實作兼具,透過此次工作坊讓學生們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學習AI,並對將人工智慧技術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學業與未來職涯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讓參加工作坊的學生收穫滿滿。
【服務學習教育中心提供,西灣學院編修】西灣電子報 Vol.11
工作坊邀請程式老爹創辦人徐煊博擔任講師,由介紹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人工智慧應用開場,幫助學生快速理解AI的實際用途與運作模式。講師以GOOGLE相簿為例,說明AI如何自動判讀影像內容,進而導入有趣的「不插電活動-動物ABC」;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們化身為「人工智慧」,根據投影幕上的動物影像,以紙筆寫下牠們的特徵資料,模擬影像辨識的過程。經過多輪嘗試與「模型雕塑」的過程,學生的辨識準確度明顯提升,從中也更深入了解影像辨識技術的背後邏輯。
隨後,講師帶領學生回顧人工智慧發展歷史中「讓電腦像人一樣思考」的過程,並以生動的方式講解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與強化式學習等三種主要學習方式的差異與應用情境;課程進一步介紹Teachable Machine這個由Google開發的模型訓練工具,學生們透過簡單操作,即可自訂輸入資料、訓練模型,並結合Stretch3進行實際互動操作,加深對機器學習的理解。
下午的課程聚焦在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講師釋出多張圖片,邀請學生分辨哪些是AI生成的,並說明生成圖片時如何下指令、調整參數等基本邏輯;學生們也透過AI工具實際操作圖片生成,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在語音生成部分,講師介紹了多款語音合成工具,學生不僅學習各種語音生成技術,更能親自體驗如何將文字轉為語音。
整場活動內容豐富、操作實作兼具,透過此次工作坊讓學生們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學習AI,並對將人工智慧技術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學業與未來職涯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讓參加工作坊的學生收穫滿滿。
【服務學習教育中心提供,西灣學院編修】西灣電子報 Vol.11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