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駛進高雄車站 中山大學讓科學變成趣味遊戲

國科會「臺灣科普環島列車」於2025年盛大駛進高雄站!這項活動自2016年啟動,今年適逢「科普列車」啟航第十年,象徵科學推廣邁入新里程碑。

本次高雄站活動由長年致力於科普教育的中山大學物理系郭啟東教授,帶領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團隊共同籌劃。活動集結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台電除役及選址溝通中心,以及高雄市14所學校共同參與。現場於臺鐵高雄站地下廣場熱鬧登場,邀請國小學童與民眾近距離體驗AI、物理、化學、生物與科技藝術等多元科學主題攤位,感受科學的無限魅力。

國科會以「科普永續、多元共好」為主軸,邀請偏鄉及原住民國小生登上列車,並培訓國高中生擔任「共好車廂」活動關主,以手語、台語及原住民語等多元語言進行科學解說,讓孩子們在親近科學的同時,也能認識不同語言文化,體驗多元共學的精神。今年高雄站也特別邀請扶輪社來自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巴西等15個不同國家的外籍交換生,共同擔任科學實驗關主。透過英文與學童互動,帶領大家從不同文化的視角認識科學,讓活動現場更具國際化與生動活力。

高雄站活動響應「多元共榮共好」理念,由六龜區龍興國小合唱團的原住民孩子以溫暖歌聲揭開序幕。活動現場設立多達30個科學實驗攤位,規模創歷年新高。由中山大學、樹人醫專、雄中、雄女、左營高中、高師大附中、鼓山高中、小港高中等多所學校學生,設計出精彩的化學、物理、AI及科技藝術等互動體驗,將艱深的理論轉化為趣味遊戲,吸引超過1500位國小學童與師長熱情參與。今年也是中山大學人科學程學生首次加入,以3D投影技術重現高雄火車站的文化歷史,展現人文與科技交融的創新精神,為整場科學饗宴增添豐富的文化色彩。

「科普列車」的初衷——將科學知識帶進台灣的每一個角落,特別是資源較為有限的偏鄉地區。透過這座「移動的科學樂園」,科學不再受限於教室與地理距離,讓更多孩子能親手觸摸、親眼見證科學的魅力。長期投入偏鄉活動的中山大學人科學程鄭南玉助理教授深有感觸地說:「看到高中生們全心投入,努力把科學的種子撒向每一個角落;看著孩童們眼中閃爍著光、臉上綻放出笑容,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這場科學饗宴是多麼珍貴而有意義。這不只是一次活動,而是一段將知識化為溫度、把愛化為行動的旅程。」

科學代表著追求真理、探索未知、通往未來的關鍵。透過動手實作與親身體驗,孩子們在遊戲中培養好奇心,學會用觀察與思考理解世界。期盼讓每一位登上列車的孩子,都能在探索的旅程中啟動自己的潛能,點燃對知識的熱情,持續保持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心。

【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提供,西灣學院編修】西灣電子報 Vol.12
View:

西灣亮點底部電子報連結